40000人里選60個奇葩,《奇葩大會》不歡迎選手表演

40000人里選60個奇葩,《奇葩大會》不歡迎選手表演

“克氏綜合征”患者暖暖

作為《奇葩說》第四季的先導節目,網綜《奇葩大會》已經播出了七期。馬東、高曉松、蔡康永、何炅四人坐鎮,選手包括“百億估值”的CEO、40歲的搖滾老炮、21歲體驗“恆河葬禮”的女孩、癌症作家、“克氏綜合征”患者以及視障者……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感想,試圖打破大眾的“刻板想法”。

這些“奇葩”們從何而來?篩選標準是什麼?他們有怎樣的故事?節目組有內定的選手嗎?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奇葩大會》製片人李楠楠,探尋一個個獨特而鮮活的“奇葩”背後,節目組藏着的秘密。

40000人篩三輪,能播出50人

尋找選手

《奇葩大會》的總製片人李楠楠透露,做了四季《奇葩說》,節目組不知道還能不能搜尋到足夠的優秀選手,所以在篩選的過程里,很費力。

這季選手主要來自三個渠道。第一個渠道是報名表,這一季共收穫了四萬多份報名表,導演組大概電話面試或者直接面試了3000多個“奇葩”。選角導演會在微博和微信這些社交平台上,聯絡一些在某個領域比較出名,或者是這個領域內大家公認的比較有意思的人。如果符合“奇葩”標準,也會邀請過來。節目組會邀請一些在辯論圈比較有名或者比賽的經歷和視頻很有意思的辯手。

篩選方法

選角導演先篩選報名表,報名表裡有一些問題,需要報名者闡釋答案和觀點。“我們通過報名表看信息,看哪些適合,哪些不適合。”

經過篩選留下來的人,得到視頻面試的機會。“我們讓他去表述一道題,或者讓他去表述一個見聞,講一個故事,看看他整體狀況怎麼樣。”

40000人里選60個奇葩,《奇葩大會》不歡迎選手表演

40多歲在搖滾領域的臧鴻飛

每周四場的導演見面會,長達三個月。比如讓選手模擬對抗,或者製造突發情況,看看他們的反應。

這季報名的選手有四萬多人,最後晉級參與《奇葩大會》錄製的只有六十個。

但即使能夠進入錄製,也不代表大功告成。“我們播出可能只播出50個,因為節目錄製的時候選手狀態不會完全可控,有的選手太過緊張興奮,反而導致現場聊垮掉或者出現各種bug,就不得不把他篩掉。”

焦點人物

本屆最大黑幕是咋回事?

最有意思的是節目的選角導演高嘉程,因為羨慕肖驍能上節目,所以自己也想試試,就把自己變成了選手。李楠楠稱,高嘉程在他們公司就是一個很出挑很鮮活很戲劇化的人,他是真的挺好玩兒,他的公眾號里的文章,每每在用心罵人的時候都能覺得他罵出了一些我們根本意想不到的想法。他現在是我們的熱場導演。

高嘉程在自己的微博里寫道“上場前的十分鐘,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場內上一個選手獲得一片掌聲,我的耳朵完全聽不到他在說什麼。當我聽到何老師念出‘本屆最大黑幕’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想立刻叫車回家。我下場找到定位的地方站好,聽到曉松老師笑着說:‘看把小夥子給緊張的,走路都一順兒了。’我才意識到自己有多緊張,當時我的身體居然毫無意識。”

而高嘉程在場上吐槽功力一流,比如他說:“范湉湉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我的朋友問我,湉湉姐私底下是不是也像台上這樣嗨,我直接告訴他們,湉湉姐的開關已經壞死了。”網友愛死了他這一套,節目播出后,高嘉程的微信爆了。

老奇葩會推薦新奇葩,但沒有內定

這季選手中,台上“老奇葩們”的朋友、隊友或同學不少。比如自稱“王的男人”,跟大王是多年好友的網紅主播劉鎧瑞,一上台就“揭短、爆黑料”的陳銘的師妹郭珺,還有和如晶一起留學和參加辯論賽的三個好友等。有網友猜測,這些新奇葩會不會因為跟老奇葩相熟相知,順利通過節目篩選的概率更大?

對此,李楠楠明確回應不會:“我們都是通過正常的選人路徑來選人的。如果他真的很優秀符合節目標準,為什麼要拒絕?如果真的拒絕了,也是另一種不公平。這就跟公司裡面的員工,向公司推薦他們認為合適某個崗位的新員工是一樣的道理。”

但新奇葩能走到哪一步,還要看個人的發揮。“像陳勛亮是馬薇薇的隊友、是如晶的老師,但是他就沒有進,因為感覺跟這個場子不太合適。節目本身的選人標準永遠排在首位。”

錄製三天,日錄二十人

對於選手說什麼、怎麼說、說多久,節目組給了很大空間。李楠楠透露,雖然導演組會給一個選手的臨場表達提出適當的建議,但是最終如何呈現,在選手自己。“我們能給到的建議基本是以下兩種:一你這麼說,可能有點枯燥,有沒有一些例子和故事能夠讓它更容易被觀眾理解;二你這麼說我們可能聽不太懂,是不是可以在這個地方再解釋一下。不過如此。”

不會過度干涉,只做最基礎的內容把關,甚至選手上場,也沒有具體的時間限制。“如果他開始說車軲轆話或者反覆重複,馬老師在現場可以打斷他。”她告訴記者,《奇葩大會》錄製三天,每天錄二十個選手,最後剪成播出的節目。

節目從早上十點鐘錄到晚上十點鐘,所謂時間,都是心理節奏的把控。“不會有一個人上來說半個小時或者只說兩分鐘,差不多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左右合適。但節目組沒有倒計時。最好的節奏,在自己心裡。”

不歡迎量身定製的表演型人格

李楠楠告訴新京報記者,做了四季《奇葩說》以後,有不少粉絲事先設定了一個節目“會比較喜歡哪種類型選手”的刻板印象。呈現給導演組一個他自己理解的,為節目量身定製的表演型人格。這樣的選手,無論是闡述觀點還是吐槽,都沒有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成為浮於表面的表演。“我們最早見了很大一批這樣的報名選手,整個導演組的面試體會,說實話,都不好。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人。所有的表達可以有修飾,但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

渴望找到那些能夠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里,有一些特別的體會和思考的年輕人。後來找了一些所謂“先鋒青年”,也就是比較酷的一群年輕人。這樣的人,也許看起來非主流,但是他們不糾結、有趣和有沉澱感。